查看原文
其他

Nat Commun︱Philipp Kapranov团队揭示哺乳动物AP位点基因组分布模式

曹慧芬,蔡烨 岚翰生命科学 2023-03-10

撰文︱曹慧芬,蔡   烨

责编︱王思珍,方以一

编辑︱杨彬薇


DNA 损伤在生物体的每个细胞中不断发生。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可引起DNA 结构变化或化学损伤,包括DNA 链断裂、碱基丢失和碱基的化学修饰等多种类别[1, 2]。由于DNA在细胞信息库的核心作用,DNA损伤及相应的细胞应答对基础科学和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3]。此外,DNA损伤在大多数主要的衰老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4]()碱基位点abasic sites,AP sites)是最常见的DNA损伤类型之一,哺乳动物细胞中估计存在50,000–200,000 AP位点[5]未被修复的AP位点会导致DNA复制和转录的阻滞,并引起突变[6],此外,许多研究已表明此类位点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7]


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绘制单核苷酸分辨率的各种类型 DNA 损伤位点是了解 DNA 损伤对细胞的分子影响的关键。据了解,目前仅有两种方法可以检测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AP位点,分别是AP-seq[8]snAP-seq[9],其中只有后者具有核苷酸水平的精度。然而,snAP-seq依赖于定制探针和复杂的有机化学过程,这限制了该方法在普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的使用;此外,这两种方法都可能检测到DNA中含有醛基的其他化学修饰类型,从而在特异性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任何研究方法都可能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不同方法的应用可以促进人们对AP位点(或其他DNA损伤类型)基因组特征的真正理解。


2022105日,华侨大学医学院基因组学研究所Philipp Kapranov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lex genomic patterns of abasic sites in mammalian DNA revealed by a high-resolution SSiNGLe-AP method”的文章,发布了可应用于多种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类型的AP位点检测新方法SSiNGLe-AP,以碱基分辨率揭示哺乳动物DNA中全基因组AP位点分布模式。该研究表明AP位点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非随机分布,其在特定的基因组位置(包括调控元件、基因和单核苷酸热点等)上动态富集,且受到基因表达、年龄和组织类型的显著影响。该文章于2022年10月18日被该杂志选为“生物技术与方法”领域2022亮点文章。



SSiNGLe-AP是建立在该研究团队发表的世界上首个单核苷酸分辨率的SSBDNA单链断裂)检测技术——SSiNGLeCao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期刊亮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发的适用于AP位点检测的研究方法。如图1所示,该技术1)将基因组DNA进行片段化及2DNA变性;3)通过末端转移酶(TdT)将生物素化的ddCTP添加到由片段化产生的以及内源性的DNA 3’OH末端;4)使用链霉亲和素磁珠特异性富集生物素化且末端封闭的单链DNA5)用人源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识别并剪切AP位点,从而释放出位于AP位点5’端的含有新的自由3’OH末端的DNA片段;6)收集上清液中的DNA片段并纯化;7)使用适用于Illumina平台的SSiNGLe-ILM方法,对APE1产生的新的断裂位点进行标记及建库。具体的建库流程为,首先通过ployA加尾对断裂位点进行标记;然后使用ployT引物进行线性PCR,扩增出第二条DNA链;接着,对新的DNA链进行polyC加尾;最后,用分别含有polyGpolyT以及Illumina接头序列的引物进行巢式PCR,完成文库构建并用于NGS测序。


图1 单核苷酸精度AP位点检测方法SSiNGLe-AP

(图源:Cai, et al.Nat Commun, 2022)


为了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研究人员将其运用于检测在T碱基上具有已知AP位点的spike-ins序列(图2a)。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原有的断裂位点3’OH末端具有良好的封闭效率(图2a&b),检测到T碱基上AP位点的特异富集信号且检测精度在1个碱基范围内(图2c&d)


图2 SSiNGLe-AP在Spike-ins上的验证

(图源:Cai, et al.Nat Commun, 2022)


研究人员利用该方法绘制了不同小鼠组织细胞样本的全基因组AP位点动态分布图谱,发现AP位点在基因组中非随机分布。研究表明,(1)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存在很多单核苷酸AP热点,包括单样本水平AP热点(至少被两个reads检测到AP位点)以及多样本共享热点(至少在两个样品中检测到的样品水平AP热点),并且这些热点受组织类型和年龄的影响(图3a, b, c, e)。(2)AP位点显著富集于外显子和多种调控区域,值得注意的是AP热点,特别是样品水平的AP热点在这些区域显示出更强的富集信号(图3d&f)并且,通过比较分析未处理以及经methyl methanesulfonate(MMS)短时间处理的HeLa和K562细胞中AP热点的分布情况发现,部分AP热点很可能是由BER途径产生。此外,结合APE1的非同源AP核酸内切酶E. coli Endonuclease IV 的SSiNGLe-AP方法所检测到的AP位点及其基因组分布模式显示出与APE1酶所绘制图谱的高度一致性,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不受APE1酶潜在的序列偏好性的影响且均具有可重复性。(3)AP位点的分布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具有组织特异性。例如,相比于其他组织类型的样本,小鼠脑组织样品中的AP位点在卫星重复序列上具有更高的富集信号。AP位点及其热点显著富集于嘌呤,特别是腺嘌呤处(图4a&b),然而,小鼠脑组织样品显示出相对较少的比例,只有34%(中值)的AP位点位于腺嘌呤,该比例在骨髓样品中为42%(图4c)。此外,AP位点于基因及调控区域处的富集现象在脑组织样本中与年龄呈现正相关,然而其在骨髓样品中呈负相关。(4)AP位点的分布受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更倾向于富集在高表达基因区域


图3 小鼠基因组中AP热点的特性

(图源:Cai, et al.Nat Commun, 2022)


图4 小鼠核基因组中AP位点的核苷酸分布

(图源:Cai, et al.Nat Commun, 2022)


基于AP位点倾向于发生在嘌呤碱基上这一现象,研究人员还分析了AP位点在线粒体基因组上的分布情况,发现AP位点确实更多地出现在嘌呤富集的重链上,特别是在D-loop区域显示出强富集信号(图5a&b)然而,即使不计位于D-loop区域上的信号,不同组织中的AP位点仍然一致显示出对重链的显著偏好(2.55倍)(图5b),而这并不能由两条链上嘌呤碱基的分布比例进行解释(53% vs. 47%)。据推测,这一现象可能与线粒体基因组的复制模式有关(图5c)在复制过程中,线粒体基因组的重链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单链状态[10],而AP位点在单链上自发产生的速率更高[11, 12],且APE1在单链上的对AP位点的修复效率可能较低,因为其在单链上的活性相对较低[13]并且AP位点可能受到包裹着重链的单链DNA结合蛋白的保护[10]


图5 小鼠线粒体基因组上AP位点的分布

(图源:Cai, et al.Nat Commun, 2022)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综上所述,该研究建立了新的可在单核苷酸精度绘制哺乳动物全基因组AP位点分布模式的方法,并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多种小鼠组织细胞及人癌细胞系中AP位点的分布图谱,发现AP位点分布是动态且非随机的,更倾向于出现在特定的基因组元件上并且受基因表达水平、年龄以及组织类型的影响。这一研究表明基因组中DNA损伤的分布非常复杂,真正的基因组复杂性的理解尚处于起始阶段。需要注意的是,APE1可以识别多种3’末端的氧化损伤并将其转化成3’OH,然而,带有此类末端的DNA的分子不能由TdT生物素化,因此会在磁珠捕获过程中丢失而未进入到APE1剪切步骤;另一方面,在NIR途径中,APE1还可识别由特定因素诱导的其他碱基损伤类型,因此,在预期存在显著NIR底物背景的条件下,需要对SSiNGLe-AP检测结果进行谨慎解释,也许还应通过甲氧胺处理减少DNA上可被检测的AP位点来协助理解更多更全面的AP位点相关机制仍需要后续深入的研究。此外,SSiNGLe-AP易通过结合其他DNA损伤修复酶从而适用于其他损伤类型的检测。总之,该研究拓展了高分辨率的DNA损伤检测方法,多维度地丰富了DNA损伤资源库,同时为后续的DNA损伤作用机制、衰老以及癌症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594-1SSiNGLe

方法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3602-7


华侨大学博士生蔡烨为第一作者,博士生王芳和博士生张雨菲等参与了研究工作,Philipp Kapranov教授为通讯作者,曹慧芬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基金、厦门市科学基金委、华侨大学中青年项目等基金资助。


往期文章精选

【1】Cancer Sci|范昌发/王佑春/谢良志团队报道hKDR人源化小鼠模型及抗血管生成药效评价

【2】PLOS Pathog|郭斐/梁臣/王健伟团队研究成果揭示宿主限制因子SERINC5抑制流感病毒新机制

【3】Nat Commun|李鹏团队发现靶向PD-L1的CSR提升CAR-T细胞疗效的分子机制

【4】Nat Genet︱郭国骥/韩晓平团队发表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基因组解读系统Nvwa,并揭示细胞命运决定的共性规律

【5】J Transl Med︱韩新巍团队研究发现CalliSpheres®载利多卡因微球可用于有效控制栓塞后疼痛并发症的发生

【6】CMI︱蔡志坚团队发文揭示肿瘤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介导抗PD-L1治疗的机制

【7】Cell Death Dis︱杨美香/尹芝南团队合作揭示更年期女性阴道萎缩的新机制

【8】Protein Science︱方雷/吴喜林团队合作构建高亲和力的抗Gn单克隆纳米抗体

【9】JHLT︱宫念樵课题组发现XBP1缺失的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可能抑制同种异体免疫排斥反应

【10】Transl Psychiatry︱重度抑郁患者的大脑功能存在加速老化:来自大规模中国参与者的证据

讲座/会议/研讨会等【1】Immune Zoom Seminar︱B细胞在免疫和神经系统中的筛选(徐和平教授)优质科研培训课程推荐【1】单细胞测序与空间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研讨会(10月29-30日 腾讯在线会议)【2】宏基因组与代谢组/脂质组学R软件数据可视化研讨会(10月29日 腾讯在线会议)【3】基因编辑技术全览、解析及其在临床与动物模型等研究中的应用研讨会(10月22-23日 腾讯在线会议)欢迎加入“岚翰生命科学” ”岚翰生命科学“ 诚聘副主编/编辑/运营岗位 (在线办公)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阅读) 

1. Jackson SP, Bartek J: The DNA-damage response in human biology and disease. Nature2009, 461:1071-1078.

2. Dietlein F, Thelen L, Reinhardt HC: Cancer-specific defects in DNA repair pathways as targets for personalize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rends Genet 2014, 30:326-339.

3. Hoeijmakers JH: DNA damage, aging, and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 361:1475-1485.

4. Maynard S, Fang EF, Scheibye-Knudsen M, Croteau DL, Bohr VA: DNA Damage, DNA Repair, Aging, and Neurodegeneration.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 2015, 5.

5. Nakamura J, Swenberg JA: Endogenous apurinic/apyrimidinic sites in genomic DNA of mammalian tissues. Cancer research 1999, 59:2522-2526.

6. Thompson PS, Cortez D: New insights into abasic site repair and tolerance. DNA Repair (Amst) 2020, 90:102866.

7. Wilson III DM, Barsky D: The major human abasic endonuclease: formation, consequences and repair of abasic lesions in DNA. Mutation Research/DNA Repair 2001, 485:283-307.

8. Poetsch AR, Boulton SJ, Luscombe NM: Genomic landscape of oxidative DNA damage and repair reveals regioselective protection from mutagenesis. Genome Biol 2018, 19:215.

9. Liu ZJ, Martinez Cuesta S, van Delft P, Balasubramanian S: Sequencing abasic sites in DNA at single-nucleotide resolution. Nat Chem 2019, 11:629-637.

10. Falkenberg M: Mitochondrial DNA replic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overview of the pathway. Essays Biochem 2018, 62:287-296.

11. Lindahl T, Nyberg B: Rate of depurination of native deoxyribonucleic acid. Biochemistry1972, 11:3610-3618.

12. Lindahl T, Karlstrom O: Heat-induced depyrimidination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in neutral solution. Biochemistry 1973, 12:5151-5154.

13. Marenstein DR, Wilson DM, 3rd, Teebor GW: Human AP endonuclease (APE1) demonstrates endonucleolytic activity against AP sites in single-stranded DNA. DNA Repair (Amst)2004, 3:527-533.


本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